目前认为肠绞痛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婴儿肠道和神经发育都不够成熟,消化系统各个阶段的运动不受神经很好的协调控制,肠内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形成了肠绞痛的基础。2-3月龄是哭闹的高峰,4-6月后逐渐改善恢复正常。
肠绞痛的表现
1.宝宝在夜晚或是吃完奶后突然哭闹,不能平静下来。
2.宝宝哭闹的时间持续至少一个小时。
3.各种安抚办法都无效。
4.腹部会有些鼓胀。
5.频繁出现这种类似的情况。
哪些因素可诱发肠绞痛呢?
1.婴儿吸乳时吞入大量空气、哭吵时亦吸入较多空气,形成气泡在肠内移动致腹痛。
2.喂奶过饱使胃过度扩张引起不适,饥饿时婴儿也阵阵啼哭。
3.牛奶过敏诱发肠绞痛。
4.兴奋型婴儿对各种刺激敏感、易激动哭吵。
判断肠绞痛的标准
1.每天至少3小时。
2.每周至少发生3日。
3.至少持续一周,并且起止突然。
鉴别诊断
首先排除是否有潜在的疾病,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儿不明原因的哭闹、尖叫、烦躁,比正常情况下持续的时间都长,并且用任何措施都难以安抚,那就可以考虑是否是肠绞痛。
新生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这与肠套叠的特点很相似。不同的是,肠绞痛的婴儿,不会呕吐也不会排出带有血丝的粘液便,若婴儿哭闹伴反复发生食物反流、呕吐、咳嗽不止、胃肠出血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如何处理
1.给宝宝保暖,保暖能帮宝宝放松身体,缓解肠胃紧绷、痉挛的症状。
2.帮宝宝按摩,平息肠胃痉挛,尝试以画圈动作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减轻胃肠道的疼痛与压力。
3.给宝宝拍嗝能排出肠胃气体,缓解压力。
4.增加宝宝安全感,如襁褓包婴儿、或采用袋鼠式搂抱。
5.舒缓轻音乐安抚婴儿,体位舒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