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俗称“打摆子”。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两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
二、疟疾是怎么传播的?
疟疾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当蚊子叮咬疟疾病人时,疟原虫会随着血液进入蚊子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繁殖发育,蚊子体内布满疟原虫,当蚊子再去叮咬健康人,健康人会感染疟疾。潜伏期约为9-14天。
三、感染疟疾的临床表现?
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依次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其后体温恢复正常,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四、疟疾如何治疗?
疟疾是可防可治的病原虫病。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目前常用药物为伯喹+氢喹/青蒿素类药。
五、怎么预防和控制疟疾?
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疟疾最有效的方法,如使用蚊帐、纱窗纱门,蚊香等。如果有原因不明发热或感冒样症状请立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和治疗。如当地医院没有疟疾诊治条件可直接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寻求帮助。
撰稿:舒琼(预防保健科)